
設立公司流程常見錯誤:這十個坑千萬別踩
創業的起點,不該是錯誤的開始 在您滿懷熱情、準備大展宏圖之際,眼前的設立公司流程卻像是一片佈滿荊棘的迷霧。許多懷抱夢想的創業者,往往在公司設立的起步階段,就因為不熟悉法規、輕忽細節,而跌入各種「坑」中,不僅耗費寶貴的時間與金錢,甚至可能為未來的營運埋下難以挽回的法律或稅務地雷。 在台灣,設立公司流程看似標準化,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。從公司名稱預查、資本額設定、營業地址選擇,到股東協議的簽訂,每一步都充滿了設立公司注意事項。根據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統計數據,每年雖然有數萬家新公司成立,但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公司在短時間內停業或解散,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源於最初公司設立時的開公司錯誤。這些錯誤,輕則導致文件被退件、延誤開業時程;重則可能面臨稅務追繳、股東糾紛,甚至個人資產受到牽連。我們將以專業但易懂的語調,提供實用且具體的操作指南,幫助您全面掌握設立公司注意事項,確保您的創業之路走得穩健、合規。 設立公司流程深度解析: 10 個致命的常見錯誤 設立公司流程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,涉及法律、會計、稅務等多個專業領域。許多創業者常抱持著「先求有再求好」的心態,倉促完成公司設立,殊不知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開公司錯誤,卻可能在未來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巨大絆腳石。 以下,我們將深入剖析這 10 個最常見且最具殺傷力的設立公司流程常見錯誤,並提供詳盡的解決方案。 設立公司常見錯誤一:輕忽公司名稱預查的嚴格規定 設立公司流程的第一步,就是公司名稱預查。許多創業者會直接使用自己喜歡的名字,卻忽略了《公司法》和《商業名稱及所營事業預查審核準則》的嚴格規定。 常見錯誤: 與已登記名稱過於相似:僅修改一兩個字或使用同音字,會被主管機關駁回。 名稱不當或違反公序良俗:使用不雅、誇大或誤導性詞彙。 未預留足夠的備用名稱:只準備一個名稱,一旦被駁回,整個公司設立時程就會延宕。 實用建議: 多準備備選名單:至少準備 5-10 個名稱,並按照優先順序排列。 使用經濟部「公司名稱暨所營事業預查輔助查詢」:在正式送件前,先自行查詢,大幅提高通過率。 考慮商標權:設立公司名稱通過後,並不代表您擁有商標權。若您的品牌名稱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,未來可能面臨侵權訴訟。這是許多創業者在設立公司注意事項中最容易忽略的一環。 設立公司常見錯誤二:資本額設定不合理,影響營運與信任度 自從公司法修訂後,台灣已取消最低資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