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- 1、都以為廣泛人群謀求價值為最大動力,貫徹始終,領導人不厭其煩宣導企業文化。
- 2、都在創業早期獲得大量投資
- 3、都強調團隊合作的力量
- 4、CEO都花至少五分之一時間吸引頂尖人才(早期更甚)
- 5、CEO都是最後一輪的面試官(至少在早期) 小米加入的所有員工都需要經過雷軍的面試。谷歌CEO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會親自批准每一次招聘。
- 6、都保持專注(早期更甚)
- 7、都以廣告、增值服務或電子商務為主要盈利模式,騰訊選擇了增值服務盈利模式。
- 8、都以全球用戶為服務對象
- 9、都有導師和智囊團
- 10、CEO都首抓用戶體驗,把產品做到“極致” 亞馬遜使命:成為地球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。馬化騰、雷軍、喬布斯毫無疑問是公司最大產品經理。
- 11、都把握了當時的大趨勢,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
- 12、都非常重視速度和執行力
- 13、都利用了頂尖的環境
- 14、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
- 15、運氣都不是一般的好
- 16、都是創新高手
- 17、都有足夠的耐性
- 延伸閱讀更多文章:
1、都以為廣泛人群謀求價值為最大動力,貫徹始終,領導人不厭其煩宣導企業文化。
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創業企業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,它們專注於為終端消費者創造價值。
2、都在創業早期獲得大量投資
阿里巴巴獲得日本軟銀(SOFTBANK)的注資2000萬美元。2000年09月DFJ、IDG等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公司為百度投入巨額資金。
3、都強調團隊合作的力量
阿里巴巴核心價值觀:團隊合作——共享共擔,平凡人做非凡事。 團隊合作是幾乎所有偉大公司的核心價值觀。
4、CEO都花至少五分之一時間吸引頂尖人才(早期更甚)
任何一個好的老闆至少把20%的時間放在招聘上。要盡量找一些非常優秀的,最好是在某些方面比你優秀的人;每僱一個新人,就試著把團隊的平均水平提高,而不是下降。
5、CEO都是最後一輪的面試官(至少在早期) 小米加入的所有員工都需要經過雷軍的面試。谷歌CEO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會親自批准每一次招聘。
6、都保持專注(早期更甚)
谷歌信條:專心將一件事做到極致。
布林說,早在網絡工作的最初階段,他們就決定專做“搜索”,“搜索”關乎於信息,只有它才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真正的變化。
7、都以廣告、增值服務或電子商務為主要盈利模式,騰訊選擇了增值服務盈利模式。
廣告為Google的主要盈利模式。
8、都以全球用戶為服務對象
1999年阿里巴巴創立B2B網上貿易平台,選擇服務於全球。 亞馬遜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書店。谷歌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幫助全世界使用各種語言的人獲取信息。
9、都有導師和智囊團
扎克伯格有包括喬布斯在內的多位導師。
孫正義在很長時間裡都是阿里巴巴的顧問。
埃里克森斯密特是谷歌兩位領導人的導師。
10、CEO都首抓用戶體驗,把產品做到“極致” 亞馬遜使命:成為地球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。馬化騰、雷軍、喬布斯毫無疑問是公司最大產品經理。
雷軍:第二條極致,極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,極致就是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
雷軍:第三個要講的是口碑。
11、都把握了當時的大趨勢,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
阿里巴巴:互聯網趨勢+電子商務。
谷歌:互聯網趨勢+搜索引擎。
騰訊:互聯網趨勢+即時通訊。
Facebook:互聯網趨勢+社交網絡。
小米:移動互聯網+手機換代潮。
蘋果和微軟:微型計算機時代興起。
亞馬遜:互聯網趨勢+電子商務。
12、都非常重視速度和執行力
谷歌信條:越快越好。
一流的創意+三流的執行VS三流的創意+一流的執行,我寧願選擇後者——馬雲。
13、都利用了頂尖的環境
1995年馬雲訪問美國接觸互聯網;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,總部設在杭州市,恰逢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起步;在經濟環境上,中國正好處於改革開放的成熟階段。
14、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
馬雲是公認的高EQ,強大的個人魅力。
扎克伯格和蓋茨、喬布斯很早就是亦師亦友的關係。
15、運氣都不是一般的好
騰訊最懸的是當時與深圳電信數據局的談判,對方准備出60萬元,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,始終談不攏,只好告吹。
16、都是創新高手
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核心價值觀:創新。
蘋果的創新指數長期居全球第一。
17、都有足夠的耐性
如果創業者想要取得耀眼的成就,需要有長期奮鬥的心理準備,同時發展有長期奮鬥意願的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