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企業的第一桶金
電商,是數年前十分火熱的名詞,當時,台灣可以說是亞洲眾多品牌電商的活躍地,著名的電商服務公司也從香港、新加坡慕名而來,紛紛落地開設分公司,搶占台灣電商商機,然而,近一年來,隨著電商發展進入穩定期,電商創業熱潮不再,大型電商平台站穩瓜分市場,中小型電商則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策略方向,有的電商企業選擇從技術面鞏固既有客戶,有的則看向東南亞市場發展,搶占新興國家的發展商機。
台灣電商的穩定期
在產品生命週期曲線(Product Life Cycle)當中,一項產品的發展可以分作導入期、成長期、穩定期與衰退期四個階段,產業的發展大致上也依循著如此軌跡。
-
在導入期,發展不成熟,電商企業多處於摸索階段,這個階段在台灣,是許多大型電商尚未崛起,手機購物也還沒被普遍接受的時候;
-
進入成長期,越來越多人嗅到電商商機,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創電商一步步崛起,電商服務企業也隨之聞香興起,整體產業發展持續成長,越來越多顧客可以接受手機與網上購物,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不段擴大,整體份額快速增長;
-
在穩定期,產業已經有龐大基數的電商企業,網路消費也被普遍接受,但沒有更多的人與資金加入進來,整體發展趨於穩定的平衡狀態;
-
最後衰退期,在產品生命週期曲線中,商品是被淘汰並由新的商品繼續維持企業營運,在產業的衰退期,則是可能因為新技術觸發產業變動,若新技術加入了原本的產業,就可能再迎來一小段的成長期,相反地,如果新技術取代了原本產業提供的需求,則產業就會進入衰退期,逐漸被取代甚至消失,零售業之餘電商的出現,就是新技術帶動特定產業衰退的一例。